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0%~40%的癌症患者发生脑转移,尤其是好发生在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脑转移性肿瘤实际上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8%~10%的癌症患者会发生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脑转移。临床、影像和尸体解剖显示脑转移病例的一半是孤立性,另一半则为多发性。多发转移病灶,70%在幕上。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精神状态改变和限局性衰弱,大约一半以上患者有较明显症状。接近一半的患者有明显脑转移体征,如癫痫发作,10%~20%的患者有步态共济失调。成人脑转移性肿瘤常见的原发部位依次是肺、乳腺、胃肠道、泌尿系统和皮肤。其中肺癌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7%~57%,占颅内转移瘤的40%~70%。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全脑放射治疗(WBRT)、化疗和靶向治疗。在具体治疗方案实施时需考虑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生存、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避免过度治疗。

预后因素

正确治疗NSCLC脑转移,首先需要对影响NSCLC脑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进行评估。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对3组脑转移肿瘤临床试验中的患者情况、肿瘤特点和治疗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用回归分层分析法(RPA)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1)患者卡氏评分(KPS)、年龄和颅外原发肿瘤是否控制,均为脑转移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2)可分为3个不同预后水平的级别组:Ⅰ级中位生存期(OS)为7.1个月,患者KPS≥70,年龄65岁,原发肿瘤控制且无颅外转移;Ⅱ级中位OS为4.2个月,患者KPS≥70,年龄≥65岁或原发肿瘤未控制或伴有颅外转移;Ⅲ级中位OS为2.3个月,患者KPS70。RTOG的RPA分级将患者分成较为“均等”的亚群,使相关研究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

手术治疗现状

NSCLC脑转移患者中孤立性脑转移约占20%。开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外科手术可切除的单发脑转移灶,尤其是颅外病灶稳定者。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Ⅳ期单个脑转移灶的NSCLC患者行脑转移瘤切除±全脑放射治疗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单纯开颅手术治疗虽不乏长期生存的报道,但很少能治愈脑转移瘤,局部复发率仍高达30%,故仍需行术后全脑放射治疗。

多项前瞻性随机研究的结果显示,手术+全脑放射治疗组患者的局控率和中位OS均较单纯全脑放射治疗单发脑转移瘤更优。Noordijk的研究提示:在颅外病灶稳定的患者中,手术加全脑放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脑放射治疗组,中位OS分别为12个月和7个月(P0.02),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放射治疗现状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SRS具有照射部位高度精确,可大剂量集中在照射病灶区,靶区边缘剂量陡降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肿瘤位置较深无法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在RTOG90-05试验中已确定,肿瘤最大直径为31~40mm、21~30mm和≤20mm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15、18和24Gy。SRS局控率高达85%~96%,可改善80%以上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中位OS为3.3~13.9个月。SRS的副反应很少,并发症包括肿瘤周围脑水肿、瘤内出血和坏死等。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比较SRS与外科手术切除孰优。大多数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两者在局控和生存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Bindal等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切除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对于可手术切除部位伴有周围广泛脑水肿的大颅内转移灶,外科手术切除能起到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作用;由于后颅窝转移即使病灶很小也容易引起脑积水,所以位于小脑部位转移的肿瘤推荐行手术切除。对于有较好预后因素而又无法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如转移灶位于脑干、基底核和大脑皮质功能区等)建议选择SRS联合WBRT。

全脑放射治疗(WBRT)NSCLC多发性颅内转移的标准治疗是WBRT。在RTOG的随机对照研究中,WBRT近期客观有效率约50%~60%,症状稳定和改善的比率相似,1年生存率约为10%~20%。RTOG的一系列关于WBRT不同时间剂量分割与疗效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30Gy/2w与40Gy/4w疗效相似,增加放射治疗剂量未明显增加疗效,各组中位OS为3~6个月。RTOG试验探讨了放射增敏剂的价值,结果显示,30Gy/3wWBRT加米索硝唑增敏与单纯WBRT组相比,两组疗效相似。RTOG研究探讨了加速超分割放疗的作用,结果提示,54.4Gy/34f/3w(1.6Gy,bid)与30Gy/2w相比,中位OS和1年生存率均相似。

年ASCO年会报告了放疗增敏剂莫特沙芬钆(MGd)用于全脑放疗的两个Ⅲ期随机试验,结果显示,MGd联合及时的全脑放疗可延长NSCLC脑转移患者的神经病学进展期(TNP)。放射治疗增敏剂的应用有可能提高WBRT疗效。

WBRT的毒性反应主要包括嗜睡和迟发的神经功能障碍、痴呆。放射诱导的脑白质病发生率约11%,与放射治疗剂量分割相关,主要发生在单次放射治疗剂量增加到3~6Gy时。

WBRT联合SRS对于WBRT患者,联合SRS是否提高疗效,RTOG对此也进行了研究。RTOG多中心研究对例RPAⅠ级/Ⅱ级伴有1~3个最大直径<4cm颅内转移灶的患者进行分层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单纯WBRT和WBRT联合SRS两组,结果显示,WBRT联合SRS组生存受益患者主要为单发脑转移患者(中位OS6.5个月vs.4.9个月,P=0.04)、RPA预后分级Ⅰ级患者(中位OS11.6个月vs.9.6个月,P=0.05)、年龄50岁患者(中位OS9.9个月vs.8.3个月,P=0.04)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位OS5.9个月vs.3.9个月,P=0.05)。另外,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KPS分析显示,WBRT联合SRS组中,KPS评分状态稳定和提高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3个月(50%vs.33%,P=0.02);6个月(43%vs.27%,P=0.03)。而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WBRT联合SRS既不提高生存获益也不提高局控。

全脑预防性照射(PCI)

关于全脑预防性照射(PCI),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来自于小细胞肺癌(SCLC)。由于SCLC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脑转移发生率高达50%,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小细胞肺癌应用PCI后,脑转移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荟萃分析还证实PCI可提高5.4%的SCLC患者3年生存率。PCI能否在NSCLC中获得类似的结果?许多肿瘤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目前为止,尚没有一项随机临床研究观察到接受PCI的局部晚期NSCLC(LA-NSCLC)可获得显著长期生存益处,但PCI仍然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

由于LA-NSCLC的异质性明显,毫无选择地对所有LA-NSCLC患者均行PCI显然是不科学的。从以往的临床研究来看,脑转移易发因素可能包括非鳞癌、年轻、女性、局部治疗反应性好、生存期长、高血清乳酸脱氢酶、纵隔多站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等等。国内研究者叶雄等利用脑转移的相关因素作多元回归,得出脑转移的高危数学模型,并用该数学模型预测例患者脑转移的发生,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77%。目前他们正在对LA-NSCLC脑转移高风险人群作PC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并以此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化疗现状

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加上脑转移患者往往一般情况较差,所以临床上对脑转移患者首选的治疗通常选择能快速起效的放射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化疗一般不作为首选。

一些Ⅱ期临床试验证实,化疗对NSCLC脑转移有效。Cortes等报道化疗新药紫杉醇、顺铂、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对NSCLC原发灶有效率为50%,对脑转移灶有效率为38%。这可能与转移灶内新生血管不存在血脑屏障有关,脑CT及MRI造影剂在转移灶内蓄积以及转移灶周围脑水肿等症候均提示脑转移灶血脑屏障已破坏。虽然以上这些临床试验提示单纯化疗治疗NSCLC脑转移有效,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相关的Ⅲ期临床试验报道。化疗联合WBRT疗效肯定的报道相对较多。

近年来,关于替莫唑胺(TMZ)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研究亦较多。TMZ是一种口服的二代烷化剂-咪唑四嗪类衍生物,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多项临床研究均提示,TMZ对复发和进展的脑转移性肿瘤也有一定的治疗疗效。Antonadou等进行了一项放疗联合TMZ的Ⅲ期多中心随机试验,患者分单纯WBRT组与WBRT联合TMZ治疗组,结果提示WBRT联合TMZ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而OS无显著改善。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

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是最早进入临床研究、也是到目前为止研究得最为充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临床前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对裸鼠脑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关于吉非替尼对NSCLC患者脑转移灶治疗有效的个例报道相对较多。

医院吴一龙教授等近期在《LungCancer》上发表了40例既往曾行化疗或放化疗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吉非替尼姑息性治疗的结果,总有效率达34%,疾病控制率达78%。Shimato等的报道显示,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与EGFR是否突变相关,EGFR突变为预后有利因素。有研究提示,吉非替尼对NSCLC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而吉非替尼与WBRT联合疗效如何,也是很多临床工作者感兴趣的议题。

厄洛替尼也是一种EGFR-TKI,目前也有厄洛替尼单药治疗NSCLC脑转移达完全缓解的个例报道。在年的第12届世界肺癌大会上,韩国研究者报道了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10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初步结果:中位OS为8.2个月,比预期的4.2个月长4个月。

结语

NSCLC脑转移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全身情况、神经功能状态、原发肿瘤局部情况、病理、有无颅外转移、脑转移瘤数目及部位等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未来,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得治疗方案,将更好地延长NSCLC脑转移患者生存、保护神经系统机能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于网络)

广东医院放疗达人

扫描







































原创:再来深度探讨网站安全那些事
京东在京同步CES谁给的这么大底气?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jg/10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