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医院,神经外科,王东医生。 脑出血是致残率、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脑出血这一临床急症,以下我梳理了脑出血的诊治要点,现在来一起学习一下。 脑出血的位置一般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以及大脑半球。 脑出血的位置一般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以及大脑半球。 1、基底节区出血: 基底节是大脑深部的一个区域,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等结构。这些区域的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受到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而破裂出血。因此,基底节区是脑出血最常见的位置之一。 若基底节区出血量30ml,病情重,十分危急,会出现以下表现: ●发病急,意识障碍重,呕吐咖啡样物。 ●中枢性呼吸衰竭(潮式)。 ●应激性溃疡。 ●眼球向病灶侧凝视或眼球固定。 ●偏瘫、肌张力↓,病理征(+),平卧时,患肢呈外旋位。 ●脑疝;出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中枢性高热。 2、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部位,控制着许多生命体征和基本功能。由于脑干内的血管也比较脆弱,因此脑干也是脑出血的常见位置之一。 ●出血量少→同侧或双侧动眼神经损害,眼位异常,伴对侧或双侧锥体束征。 ●大量出血→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立即死亡。 3、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和平衡等功能。虽然小脑的体积较小,但由于其周围的血管密集分布,因此小脑也是脑出血的常见位置之一。 多见于小脑半球或小脑中外部。 ?突然眩晕,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头痛。 ?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出血量大者,可出现昏迷,颅内压升高,极易发生枕大孔疝死亡。 4、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是大脑的外侧部分,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区域。这些区域的血管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而破裂出血。因此,大脑半球也是脑出血的常见位置之一。 辅助检查有侧重,根据症情选择 ■头颅CT:是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 ①急性期CT显示高密度影。 ②可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移位,有否破入蛛网膜下腔及脑室,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头颅MRI:对脑出血敏感,可明确出血部位、范围,脑水肿及脑室情况。 MRI的表现取决于血肿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此检查耗时较长,不如CT简便、快捷,但对幕下出血优于CT。 ■脑血管造影(DSA、MRA、CTA)可显示血管走行移位,还可发现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及moyamoya病等病因。 ■腰穿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均匀一致血性。无条件做CT时,病情不十分危重,无明显颅内高压者可慎重进行腰穿。 ■血、尿常规、血糖、电解质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和了解患者全身状况。 一般来讲,壳核出血大于30毫升比较严重,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比较严重,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比较严重,而如果脑干出血,大于5毫升便比较严重。 如果是壳核出血,如果出血量大于30毫升,可能已经严重压迫内囊结构,比较严重。若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患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而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或脑干出血大于5毫升,也都是比较危险的情况,严重时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对于部分脑出血患者而言,可能没有任何征兆的出现,就直接发作而导致昏迷、失语、偏瘫等,所以建议脑出血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jg/155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