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微访谈,丁香园特邀医院神经内科付建辉教授做客丁香园微访谈,与大家一起探讨「频发卒中诊疗策略」。 金文章:频发卒中要使用双抗吗?多久?主要原因是否为血管狭窄?付建辉教授:频发卒中原因众多,心源性、动脉源性、药物治疗不彻底及药物抵抗、肿瘤及炎症等都可导致卒中频发,处理原则首先是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其次根据现有循证证据给予合理治疗。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在充分评估双抗治疗的风险基础上,可给予双抗治疗,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 lujixin:付教授,我碰到的一个高血压3级合并心率失常(频发早搏)的患者因脑梗死住院治疗,使用双抗后病人1周后再发加重,导致严重的椎基底动脉梗死,主要原因是什么,此类病人能不能加抗凝治疗?付建辉教授:根据TOAST分型,该患者应属于不明原因型(心源性和动脉源性均有可能)。应评估患者的血管及心脏,了解该患者卒中发生及复发的原因,如果复发是由于心源性所致,建议抗凝;如果复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抗凝效果不肯定,且增加出血风险。 齐蕴张:付老师您好!频发TIA患者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的患者的评估及溶栓策略?付建辉教授:TIA频发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少数为心源性(房颤、PFO等),应首先明确病因,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来不及评估,可考虑双抗治疗,首剂氯吡格雷应给予负荷量,二次TIA之间如没有超出溶栓时间窗,在充分评估溶栓风险后,可给予溶栓治疗。 DT_GUAN:付老师您好,请问内囊/桥脑预警综合征的诊疗策略?付建辉教授: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是Donnan等首先提出的术语,属于一组特殊类型的TIA,影像学的梗死灶一般位于内囊,发病机制主要考虑与原位小的穿支动脉本身病变相关(多为豆纹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梗死周边去极化可能也参与其中。负荷剂量氯吡格雷与抗凝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对CWS有效。 ekintu:请问付主任,额顶叶皮层下的t1等t2高诊断的缺血灶是腔梗吗?如果不是请问缺血灶到底是什么?付建辉教授:MR上皮质下异常信号原因众多。在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为缺血相关性脑白质损害,能否诊断为脑小血管病需结合患者白质损害程度、是否伴发小血管病的其他影像改变及临床表现等。腔梗属于小血管病的影像表现之一,但有严格的诊断标准,陈旧性腔梗在t1像为明显低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仿,且直径≥3mm。 ? 注:本文获丁香园授权转载! ------------------------------------------- 鍖椾含涓撲笟鐨勭櫧鐧滈鍖婚櫌鍖椾含涓撻棬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