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 原创九万里整理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日读懂一张影像,每天进步一点点~ 悄悄告诉你,基底节和基底节区不是一回事 基底节和基底节区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名词,听得久了,仿佛两者是同一回事。笔者在这里提醒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底节是解剖学概念,更准确的说这一术语是基底神经节(basalganglia)或称基底核(basalnucleus)。基底神经节是大脑深部的灰质核团,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是椎体外系的重要结构和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广义的基底神经节还包括红核、黑质和丘脑底核。 而我们平时提到的基底节区是影像学概念,影像读片常出现这一概念。轴位扫描,通过基底神经节的平面内,除了上述灰质核团,还包括其周围的白质、内囊。其实基底节区是不太明确的区域,笔者翻阅影像学课本及各类文献,均无对这一概念的准确描述。 下面是基底神经节、基底节区的示意图。 图1基底神经节模式图(图片改编自参考文献[1]) 图2基底节概述 图3基底节区,Cau,尾状核;E:外囊;I:内囊;P,壳核;T,丘脑。(图片来自参考文献[2]) 每日读懂一张影像(2月10日) 患者女,33岁,突然出现急性“闪电样”头痛,用“维拉帕米”治疗10天后,头痛明显好转。 图4影像结果 ---答案分割线--- 你确定要看答案了吗? 影像诊断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影像分析 A.轴位DWI示多灶性高信号,提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的急性闪电样头痛症状与急性脑缺血相关。 B.右侧椎动脉DSA前后位,示弥漫性血管腔不规则和局部狭窄,累及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 C.患者经动脉内维拉帕米治疗10天后行DSA检查,提示后循环的血管痉挛减轻,但仍可见少数轻度残余狭窄病灶。 影像要点 急性/反复发作的头痛,DSA检查显示为脑血管炎。 DSA为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敏感度%) 1.累及大血管和中等大小血管。 2.弥漫性、多灶性、节段性狭窄。 3.有时表现为“串珠样”改变或“香肠样”改变。 每日读懂一张影像(3月11日) 患者女,34岁,多发性卒中患者。 看如下影像图,你考虑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图5影像结果 ---答案分割线--- 你确定要看答案了吗? 影像分析 A.侧位DSA示大脑后动脉显著不规则,可见多个狭窄区及扩张区。 B.TI压脂增强薄层扫描示左侧大脑后动脉的血管壁有强化。血管壁的强化既可发生于血管炎,也可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伴发的炎症。结合患者年龄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影像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影像要点 CT 1.可见血管炎的继发征象(缺血灶、脑梗死灶)。 2.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影,特别是在基底节区、皮质下脑白质。 MRI 1.在T2/FLAIR上可见多灶性点状、线样高信号影。 2.DWI显示多样(弥散可能受限)。 DSA 1.曾经被认为是影像金标准。 2.DSA显示动脉呈“串珠样”改变,颅内中小动脉病变为主,提示血管不规则狭窄及扩张。 影海拾遗,以上3篇均为作者们在期刊、书籍、临床遇到的病例或其他干货,想与诸位同道分享的影像好文,已汇总在医生站APP的专栏“神内影像加油站”中,工作日每日更新,目前已更新51期。 更多“每日读懂一张影像”,可扫码查看 参考文献: [1]神经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2]医学影像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3]王维治主编《临床神经病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袁云主编《神经科疑难病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wh/159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