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脑小血管病逐渐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小卒中是导致大卒中、其他血管事件及痴呆的重要因素。小卒中作为大卒中和痴呆的重要预警因素,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应引起临床医师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诠释“小卒中”:易被临床忽视的常见问题 “小卒中”也称“亚临床卒中”,通常指临床症状体征轻微,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忽视,或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脑卒中。因为小卒中没有典型的卒中症状,也称之为“无症状性卒中”。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一过性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言语不利和肢体麻木等,极易被临床忽视。 尽管小卒中症状隐蔽,但其实已经有了器质性损害,包括: ①腔隙性梗死,这类梗死范围直径不会超过15mm,且不在关键部位,所以常常无明显症状。无症状脑血管病80%都是腔隙性脑梗死所引起的。 ②脑白质疏松,尽管没有脑梗死,但其表现为慢性缺血改变。 ③脑微出血,这类损害出血很小,一般无症状,只有通过特殊检查才能被发现。其他也有不少患者表现为皮层功能受损及情感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抑郁、焦虑不安等,如未进行全面临床查体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容易被误诊。 小卒中比大卒中更常见,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世界卒中日宣言指出:亚临床(无症状)卒中是临床卒中的5倍。目前,我国有明显症状的卒中患者约有万,而无明显症状的卒中患者约有万。如果年龄超过45岁,有1/10的人会有小卒中。据统计,亚临床卒中的发生率为12%~25%,在老年人中更常见,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可见于高达33.5%无卒中病史的老年人群。 小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是导致大卒中、其他心脑血管事件及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的重要因素,因而已成为国际白癜风专科的医院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