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一名已经出院一个月患者家属向我院肾脏内分泌科杨华维医生送来了一面锦旗。

患者付某,63岁,满城人,因左足破溃5天,发热3天于年11月25日入院。患医院均告知无法治愈,需要截肢。患者左足足底出现破溃,左足第三趾破溃,伴异味,测血糖>30.0mmol/L,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病3级D期(左足TEXAS分级)足软组织感染重度(IDSA分级)。

入院后,张继伟医师认真诊治,杨华维医师进行清创治疗,足底清创后可见10×5cm创面,肌腱坏死,深筋膜内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左足第三、四趾间可见肌腱外露,向第二趾有约3cm的窦道。同时结合肾脏内分泌科特制的“红药布”(去腐生肌)治疗患者,血糖逐渐平稳,创口感染逐渐控制,恢复。

在治疗的3个月里,杨华维医师坚持定期换药,即使过年期间也从未间断。

糖尿病足病不仅需要规范化的治疗手法,同时也需要大夫的耐心跟细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的腿保住了,糖尿病足也终于痊愈了。

去年3月,医院肾内科进修本专业一年时间的杨华维医生学成归来;5月,肾内科专辟一间糖尿病足处置室,增添了经皮氧分压检测仪等设备,使糖尿病足的治疗纳入正轨。众多患者在此治愈,特别是一些几近截肢的患者,通过治疗免去了截肢的痛苦。

经皮氧分压检测仪

什么是糖尿病足呢?

糖尿病足是指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的糖尿病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建议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1

出现皮肤瘙痒,干而无汗,肢端凉、浮肿或干枯,皮肤颜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脱落等糖尿病足的症状。

2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糖尿病足的症状之一。

3

糖尿病足的症状还有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

4

足部形状的改变: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关节。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5

肢端皮肤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这些也都是糖尿病足的症状。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重于治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观察和自我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最关键的措施。

1

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产生的基础。据统计,当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而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就明显提高。

所以一定要听从医生、护士营养师的指导。按规定使用药物及饮食治疗,定时监测血糖。

2

选择合适的鞋子

不要赤足行走,也不能赤足穿鞋,以免受伤。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穿鞋时,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保持鞋内干燥,内衬平展。不宜穿尖头及高跟鞋,避免因局部受压、摩擦而造成皮肤受损。

3

穿着干净舒适的棉质袜

以浅色为主,以便有破损时能及时发现。避免穿太紧的袜子,袜口要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坚持每天更换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爽。

4

务必戒烟

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降低血液的含氧量,吸烟严重者容易有周围血管病变。

5

定期检查双足

如果自己检查有困难,可以借助镜子,检查有无胼胝、足癣、水疱、擦伤、红肿等,如有应及时处理。

肾脏内分泌科

肾脏内分泌科是专业治疗肾病、糖尿病的科室。门诊设在主楼门诊区,住院病区设在东楼四层,设置床位45张,有医护人员20名。科主任李妍妍,护士长冯研。

聘医院专家2名,省医院专家1名定期会诊,门诊、手术、查房。

诊疗范围:1、肾脏病: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各种高血压病。2、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肾上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围绝经期综合症。3、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症。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yy/12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