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豪哥说车

如果说人都是自私的,那么有一个人豪哥不知道他的自私是为了什么,可以说要从自私这个点上挑刺,豪哥找不出这个人身上的任何动机,他就是白方礼。

他并不是多牛逼的人,没有出人的特长,也没有傲人的财力,蹬一辆破三轮便是他的全部本事,而破三轮他一蹬就蹬了近60年,正是这样平常人不屑的破三轮,他拉扯大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其中三个上了大学。74岁后的他没有准备安度晚年,而是立志为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为了无助的贫困学生,他继续一脚一脚蹬三轮,直到92岁逝世。

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多一点点的钱,他每天的午饭只有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偶尔他会在水里倒上一些酱油,用以“改善伙食”。有次可能老人太饿了,就拾起一块地上的馒头,路人为他不值,他却说:“这有嘛苦?这馍是农民兄弟用一滴一滴汗换来的,人家扔了,我把它拾起来吃了,不少浪费些么!”

即使他这样辛勤地蹬三轮,省吃俭用,但是一天赚的或许也就那么二三十,但他会依旧每天坚持,并将这二三十一分不少地交到贫困的学生手里。他说,很多人小看这二三十,虽然对很多人来说这钱微乎其微,但是对于苦孩子来说,二三十可以供十来个他们的饭钱了。正是靠着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他共捐出35万的善款,圆了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而这份努力对他而言最终换来的却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病变,老年型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并有脑萎缩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也是医生对病倒的他最终的诊断结果。强忍着病痛的白方礼对看望他的孩子们说:“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正是如此一位无私的老人,网上纷纷吐槽他竟没得到“感动中国”的荣誉!

豪哥想说为什么白方礼老人一定要去争所谓的“感动中国”这个可有可无的称号呢?难道老人需要这个头衔才能感动中国么?难道老人需要这个荣誉感动自己和自己帮助过的学生么?明显都不需要!

白方礼老人说过:“我这样一大把年岁的人,又不识字,没啥能耐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了,可我捐助的大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文化,懂科学,说不定以后出几个人才,那对国家贡献多大!”他认为自己为国家付出的远远不够多,但是有学问的大学生能更多地贡献祖国,所以他无怨无悔地资助贫困孩子上学。这或许是老人的小自私,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小自私都是出自感恩和善良,他做着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他是个有信仰的人,所以他不需要感动中国,更不需要感动别人。

老人最后一次递上捐款是在一个冬天,他帮人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棚,并将赚来的一张张零钱平整地叠在一个饭盒里,存满元时,他迎着飘雪蹬上三轮将饭盒递给了天津耀华中学的老师,最后也只是说了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听到老人平静的话,师生们终于再也强忍不住眼里的泪水。

老人离开那天,自发为老人送行的人群已经挤满了马路,一些市民在老人的遗体前失声痛哭,而这些人与老人素昧平生。由于人太多,灵车整整用了半个小时才缓缓离去。而老人生前从未“感动中国”,死后三年,在一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的网上评选中,他终于“感动了中国”。

老人需要感动中国吗?他的子女知道他不需要;他资助的贫困孩子知道他不需要;千千万万看在眼里的人们知道他不需要。贫困学生本不该由他负责,所以他更不需要感动中国。

白老人的座驾一辈子也就那么一辆,就是跟随他圆了位贫困孩子上学梦想座驾——白老人的三轮车。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还特别破旧,如老人一样,皓首苍颜。但它又相当特别,是它载起孩子们心中的梦想,触动千千万万看到它的人们,它是白方礼老人的象征。

如今老人已经离开人们了,但人们似乎仍记得他说的“等我出院了,还要去支教!”世界总是对善良的人们太不公平,让他们饱受折磨和摧残。但是人们似乎又不愿世界如此的不公平,所以那么多人纪念和缅怀他。对他自己而言,他可能只是一个做着力所能及、“没啥能耐”的人,但是在所有人心里,他却永远是那般的伟岸高大。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yy/80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