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出自我院神经内科主任高金立博士的工作日记)

(续二)

根据患者目前的病史,诊断可以考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病情分析

患者在1月29日发病至2月底入院,病程为一个月,呈亚急性进展。患者首发表现是双侧小腿疼痛,这符合该病首发表现为肢体远端疼痛的特点,考虑是周围神经损害,病程中突出的表现是深感觉性共济失调,提示脊髓后索损害,双腿发沉,起床及坐起费力提示,双侧下肢近端肌力损害,这符合锥体束损害表现的特点,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维生素B12吸收会存在障碍,考虑此为患者发病的病因。夜间睡眠喊叫,手指摸索是本病,可能导致脑白质广泛性损害,排汗增多是植物神经受累的表现。

患者的病程中症状呈现对称性的特点,即双侧肢体均等性受累,也呈现选择性特点,也就是脊髓内的白质纤维,选择性地损害了后索和锥体束,其他的纤维没有受累的表现。

患者病程中,双下肢的肌力是相对完好的,疾病后期不能户外活动,主要是因为共济失调所致,因此锥体束损害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典型,我们可以针对锥体束损害可能出现的症状,继续询问病史,如能再找到锥体束损害的症状则更支持本病的诊断。

锥体束损害可以导致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表现为有尿意,但是不能控制排尿,经常是没有走到卫生间即排出小便,因此应该再问,患者病程中是否有急迫性尿失禁。

持续追问病史,确认诊断

追问病史后,患者自述,病程中逐渐出现,排尿控制能力减弱,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7~8次,夜间5~6次,每次排便量少,经常出现小便在裤子中的情况。

通过有针对性的追问病史,证明了我们目前的诊断是正确的,这是通过病史得出诊断后,预估患者还应该有哪些症状,根据预估,有针对性的追问病史,如患者的回答同预期一致,即第一次证实目前诊断的正确性。

知识延伸:4种神经源性膀胱

我们都知道,4种神经源性膀胱,同时也对应2种尿失禁的表现。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背诵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脊髓损害至恢复过程中,膀胱功能的改变,来把4种神经源性膀胱,以及两种尿失禁的类型记住

急性的脊髓外伤通常会造成损害部位以下的脊髓休克,此时膀胱不受神经支配,称为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可以充盈到~ml,超过此限度,会有少量的尿液排出,称之为充盈性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示意图

随着休克期的好转,低等神经纤维先恢复,膀胱壁内的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先恢复,可以不通过脊髓,在膀胱壁内“短路”,完成排尿反射,但膀胱排尿功能差,不能排空,每次只能排除ml左右的尿液,此时仍呈现为充盈性尿失禁,此种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称为自主性膀胱。

随着休克的进一步好转,脊髓的功能开始恢复,排尿反射可以建立,但是由于脊髓和脑的联系还没有建立,脊髓后索功能未恢复,因此尿意不能上传,患者没有尿意,下行的锥体束纤维功能也未恢复,因此不能控制排尿,患者表现为膀胱内尿液充盈至-30ml左右即排尿,称为自主性膀胱。

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来源于脊神经节的纤维先恢复,通过后索可以上传尿意,但由于锥体束下行纤维来源于高级神经元,仍没有恢复,患者不能控制排尿,此时患者膀胱可以充盈至正常的-ml,但不能控制排尿,经常排在裤子中,此时患者的排尿量正常的,称之为无抑制性膀胱,尿失禁的类型为急迫性尿失禁。

供稿

神经内科高金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fl/139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