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放射科李攀编辑/岳瑶) 您是否能够想象到,这些绚丽的如同彩带一般的图像,所呈现的竟是人脑中神经纤维的结构呢? 在这些图像中,不同区域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宛如艺术杰作般的画面,而这反映的正是大脑白质纤维束的复杂结构,不同的颜色代表着神经纤维中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研发出一种非常先进的磁共振技术——脑弥散张量成像(DTI)。 在人体中,大脑无疑是最为复杂而精妙的器官,其中的白质纤维犹如一条条神秘而至关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它们广泛分布于大脑各个区域之间,承担着连接神经元、传递信号的关键职责。这些看似纷乱的纤维精准地传递着大脑发出的重要信息和信号,使大脑各个部分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复杂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脑白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了解白质纤维的特性和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DTI是唯一一种实现活体观察脑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和连通性的技术,可以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损害程度及范围进行精准的判断。 目前,DTI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脑肿瘤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该技术能够准确显示白质纤维和肿瘤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指导外科手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外科医生借助DTI技术,可以在术前、术中更加清晰地了解肿瘤和白质纤维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对脑纤维的损伤。这不仅使手术方案更加可靠安全,还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后的功能改善情况,确保功能障碍不会加重,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磁共振DTI成像适用范围 磁共振DTI成像的其他适用范围主要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多发性硬化等。 2.神经发育障碍:了解大脑发育情况。 3.外伤性脑损伤:评估脑损伤程度及白质纤维束的改变。 4.精神疾病:研究某些精神疾病与脑白质结构的关系。 随着DTI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脑肿瘤患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希望,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前进。 医院磁共振开展项目 医院放射科医疗设备——西门子VIDA3.0T磁共振开展的项目主要有: ①全身各部位和各系统疾病的常规磁共振检查。 ②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诊断超急性期脑卒中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③头颈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不仅能够给出管腔狭窄的位置及程度,还能分析斑块的成分、特征及斑块的稳定性,有助于卒中病因分型和风险评估。 ④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用于脑静脉疾病、出血和脑矿物质沉积等疾病的诊断,是检出脑微出血的影像学方法。 ⑤扩散张量成像(DTI)。 ⑥磁共振波谱(MRS):目前唯一无创在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代谢变化的MRI技术,使得MRI诊断达到分子代谢水平。 ⑦磁共振水成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内耳水成像、三叉神经水成像等。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医院就诊,谨遵医嘱。(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fl/156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