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年10月12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诺贝尔生医奖得主是葡萄牙神经外科医生莫尼兹,得奖理由是“发现前额叶切除术对特定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料,不到一年,前额叶切除术的评价完全翻转,变得声名狼藉;至今仍不断有要求撤回莫尼兹诺贝尔奖的呼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年,耶鲁大学的富尔顿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破坏两只黑猩猩的前额叶后,牠们的行为就不再失控,性情变得温驯。莫尼兹受此启发,决定实验这项技术能否用来治疗精神病患。当年11月,莫尼兹在一位精神病患的头颅侧面开了个小洞,将乙醚注射到前额叶部位,毁损该处的神经细胞。手术后莫尼兹观察到,病患的症状大幅缓解,认为手术相当成功,于是继续对七名病患如法炮制。后来他发现乙醚可能会伤及大脑其它部位,于是改用细长的金属套管插入头颅,再拉动末端可伸缩的钢索,破坏前额叶的神经纤维。

莫尼兹对二十名病患实施了这项前额叶切除术,其中包括精神分裂、重度忧郁、恐慌症患者。年,莫尼兹对外公布成果:除了六人没有变化,其余十四人都有明显的改善。消息一出,前额叶切除术很快获得许多国家采用,美国医生弗里曼还加以改进,改用又细又长的锥子从眼球上方直接刺入颅腔,免却钻孔的麻烦,又能降低感染风险;再加上他的大肆宣扬,许多精神病患因此一一被家属送去接受前额叶切除术。

然而,病患接受手术后,却不断出现各种后遗症,包括智力衰退、死气沉沉、反应迟钝、丧失时间与方向感……等,甚至有人性格大变,自杀身亡,才使得前额叶这个向来被认为没什么作用的沉默区域,逐渐受到注意。大家也才知道,它其实与个人性格与心智能力有密切关系。年,苏联率先宣布禁止前额叶切除术,其他国家也陆续跟进,这才全面性地中止这项残忍愚昧的手术。

自那时起,精神外科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90年代初期,随着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结构性和功能性影像技术、神经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精神外科学。外科治疗对于经内科系统、正规治疗无效的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种必要的抑或是最后的选择。立体定向手术因其定位准确、侵袭性小,现已完全取代传统的脑白质切开术,成为精神外科主要治疗方法。

案例:患者男性,42岁,16年精神分裂症病史,有严重的敏感多疑、被害妄想,总怀疑同事在背后说他坏话,要下毒害他,常与同事发生争执,认为家里电话被监听了,不让家人接电话,幻听幻视,仇视母亲,态度凶狠恶劣,易激惹,认为家人不理解自己,多次入院进行系统的内科治疗,但每次出院症状均出现复发,最终选择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原先异常的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视、被跟踪监视感、敏感多疑、躁狂易激惹等都几乎不再出现,情绪稳定、问答流畅,自述耳边扰人的声音听不到了,睡眠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可以自行解决日常生活需要,主动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情况,关心父母的食宿,这说明患者术后亲情感回归,自理能力恢复。

我院功能神经科的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手术技术已经进入了精准导航、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时代,借助头部MRI、DTI、CT等术前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即确定微创手术治疗的神经核团-手术靶点,如脑内杏仁核、中央隔区对应冲动、暴力;扣带回对应幻觉;内囊前肢对应异常思维等。一旦开始实施手术,就可以快速地去除顽固性精神症状,让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很多家属担忧或疑虑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例如,担心术后患者出现呆傻、偏瘫、失语等。其实,这类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微小,进入脑内的治疗电极仅仅2-3毫米粗细,并且也不在脑的智能区、运动区和语言区域手术,因此,上述并发症理论上完全不可能发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gc/139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