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是颅脑肿瘤患者公认常见的重要临床症状及并发症之一。在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肿瘤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影响脑肿瘤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临床诊治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等。 陈振东等人的研究介绍了肿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可能机制及其诊断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肿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肿瘤患者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多见。通常表现为: 1.记忆损害:学习新知识、记忆新事物困难、远记忆正常,近记忆下降。 2.注意力障碍:不能集中注意力,表现为专注于某一事物的能力下降。 3.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减低:对新事物、新情况的理解和反应能力降低,解决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降低,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下降。 4.语言运用能力下降:患者在与人交谈时,不仅理解力下降,主动语言时有时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维。 二、肿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及其相应受体异常,谷氨酸含量异常增高; 2.神经肽如P物质、胆囊收缩素、神经降压肽、血管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异常; 3.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改变影响动物的学习记忆、动机行为; 4.性激素代谢紊乱。痴呆在绝经期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经绝后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者的患病率降低,说明性激素可能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过程; 5.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降低; 6.脑组织蛋白质异常聚集与基因变异、蛋白质合成后的异常修饰、脑老化和环境毒素中毒等; 7.脑组织慢病毒感染; 8.慢性脑缺血性损伤,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痴呆的危险性较同龄对照组明显增高; 9.环境、代谢毒素对脑的损害,包括毒品、药物、酒精或重金属中毒等; 10.心肺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尿毒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维生素B族或叶酸缺乏等; 11.脑外伤及手术; 12.重大精神和心理创伤。 除此之外,肿瘤放疗也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如急性毒性反应、亚急性毒性反应和晚期迟发毒性反应。其中,亚急性毒性反应可表现为疲劳、嗜睡、头痛、认知功能障碍、信息处理速度下降、注意力下降、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失用、精细动作受损等多发生于放疗结束后16个月;晚期迟发毒性反应可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性痴呆、人格障碍、脑白质病、惊厥、颅内压升高、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尿失禁、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视神经病变、多发生于放疗后6个月至数年。 三、肿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要点 对肿瘤相关认知障碍的诊断,首先要明确认知障碍的原因,有许多药物和相关疾病均可引起认知障碍。真正的认知障碍是一种疾病,相关症状需要持续2周以上才能做出相应诊断。认知障碍发生于肿瘤患者但没有明确病因,或现有疾病不足以解释认知障碍的发生。其次是确定认知障碍的程度。轻度的认知障碍可用量化的认知评估作业量表进行测量及评价。常用的量表有神经心理学测验、简短精神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等。 目前我国在脑肿瘤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少,对于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常因认识及诊治上的不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家庭负担。近年来,我国已有该领域学者建立了脑肿瘤患者认知障碍数据库。他们采用Excel软件结合脑肿瘤患者及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设计出与其有关的临床变量,方便数据的查询、储存和共享,大大降低了临床、科研的工作量,节约时间、缩短研究周期;对病人预后、发现新的疾病危险因素、指导临床诊治及干预都将起到较好的作用。 本文相关文献: 陈振东与程怀东,肿瘤患者的认知障碍分析.肿瘤学杂志,(08):第-页. 郑虎等,脑肿瘤患者认知障碍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及临床意义.数理医药学杂志,(04):第-页.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国认知论坛: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哈尔滨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