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6岁,因“被发现左侧肢体乏力4小时余”来诊。 简要病史:患者于13:00入睡→14:00起床时自觉头晕、左侧肢体乏力→医院就诊,检查头颅CT未见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救护车送入我院急诊→17:57到达我院急诊科→18:00我科会诊,时间窗外,未予静脉溶栓治疗→18:08交代介入治疗获益及风险→18:18签署知情同意书。 既往史:5年前因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平素口服半片华法林抗凝治疗,近半个月来不规则服药治疗。否认出血、外伤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 入院查体情况: ·T36.2℃,P84次/分,R20次/分,Bp/85mmHg;意识清醒,轻-中度失语,无构音障碍轻-中度构音障碍,问答正确,指令配合,双眼向右凝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mm,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正常,面部感觉左侧减弱,额纹对称,鼻唇沟左侧变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左偏。 ·NIHSS评分:12分。GCS评分:15分(E4+V5+M6)。Essen评分:2分。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灶,右侧大脑中动脉见高密度影,考虑血栓。 ·CT示Aspect评分:10分。?凝血功能:PT:19.12s,INR:1.59。 术前诊断评估 术前诊断:1.脑梗死(急性,右侧大脑半球,心源性) 2.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3.心房颤动 术前讨论: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有心脏瓣膜手术病史,不规则服用华法林治疗,本次发病6小时内,NIHSS评分:12分。GCS评分:15分(E4+V5+M6)。Essen评分:2分。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灶,右侧大脑中动脉见高密度影,考虑血栓。CT示Aspect评分:10分。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该病人应积极性介入取栓治疗。 术前沟通:与患者沟通,经过术前慎重评估,建议患者急诊行颅内血管栓(闭)塞急诊介入再通手术治疗,术中可能采取的术式:血栓抽吸术;支架+抽吸术;颅内球囊血管成型术;颅内支架植入术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1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1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4.5h-6h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1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结合发病时间、病变血管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1级推荐,A级证据) ??手术计划示意图 血栓抽吸术 支架取栓术 球囊成型术 支架植入术 器材选择: ·8F指引导管 ·5F多功能管 ·cm泥鳅导丝 ·颅内中间导管 ·Rebar18支架导管 ·Traxcess14神经导丝 ·Reco3-20取栓支架 手术预判及术中困难: ·路径困难,或颈内动脉迂曲,无法置入8F指引 ·术中出现微导丝通过困难 ·术中出现血栓逃逸通过 ·如果是icas病变,术中可能需球囊扩张,可能影响穿支动脉血流甚至闭塞 ·术中可能需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再次血栓形成 手术经过: ①右侧颈总动脉造影:提示右侧M1中段闭塞 ②侧位:5F多功能管引导下同轴上高8F指引管 ③正位制作路途 ④中间导管(内径)在微导管微导丝引导下,上高到M1梗塞段,未能抽出血栓 ⑤微导丝超选进入右侧大脑中动脉M2分支 ⑥经微导管确认真腔 ⑦置入尼可支架3-20,释放支架于M2-M1 ⑧上高颅内中间导管至M1 ⑨5分钟后进行支架取栓+辅助抽吸 ⑩取出较多血栓,未见远端逃逸 术后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mg,氯吡格雷75mg ·强化他汀治疗 ·保护胃黏膜、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控制血糖、平衡水电解质等治疗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改变,防误吸、保持气道通畅 ·术后24小时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mmHg ·及时复查头颅CT 术后观察 术后复查CT颅内未见出血 术后随访 定期复查头颅CT 手术心得 取栓手术中使用合适的手术策略和材料是关键:①心源性栓塞首选抽吸取栓,尽可能选择大内径、支撑力较好的抽吸导管,在持续负压的条件下,抽吸导管尽可能接近血栓位置;②高负荷血栓,尤其是血栓质地较硬,或者同时累积分支,建议在抽吸1~2次,减少近段血栓的条件下,选择支架取栓+抽吸的手术策略;(图(1))③病变血管成角,会降低抽吸的效果,建议选择支架取栓+抽吸的手术策略;(图(2))④取栓支架的选择,建议根据不同血管直径选择合适型号的取栓支架,有利于血栓的聚拢和抓捕;同时取栓支架需要有较好的推送性。 颅内血管栓塞病例,支架取栓+辅助抽吸,可以更好地提高“一把通”的概率,减少血栓远端逃逸。 对高负荷血栓,尤其是累及大脑中分支血栓形成的,术中取栓支架释放的选择?①由于大脑中M2下干较上干平且粗,建议超选下干释放支架,减少支架取栓时血管的移位和穿支血管的损伤;②支架选择可选择直径3~4的支架。 取栓再通后,是否常规“回头看”责任血管? 多次抽吸或支架取栓后,对血管内皮会造成损伤,部分病人可能出现早起血栓形成的可能。 ①建议选择合适的支架或大内径的抽吸导管,减少操作次数; ②肝素化充分 ③必要时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者静脉使用替罗非班。 术者简介 施辉秋教授 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卒中中心融合病区科室主任 汕尾市卫健局脑卒中质控中心办公室主任 汕尾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医院协会临床科主任管理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认证专科医生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yy/136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