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上半叶,战争频发,尤其是一战、二战的爆发,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片黑色的乌云下。许多人遭受到了巨大痛苦后患上了如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等的精神障碍疾病,开始病急乱投医,相关机构人满为患,而治疗精神疾病又非常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奇怪的治疗方式相继研发而出,比如泡水治疗术、病人血糖降零治疗术等,一些激进的治疗方式开始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而本文就来聊聊一种能将人变成弱智的手术————脑叶白质切除术(Lobotomy)。

溯源

戈特利布·伯克哈特

脑白质切除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瑞士当时有一位精神科医生名叫戈特利布·伯克哈特(GottliebBurckhardt),他经过研究后认为人之所以产生精神问题是因为大脑的感官区域不正常的过度刺激传输到运动区域导致,但是移除这两个区域的物质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于是他决定切断这两个区域的连接桥梁以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伯克哈特手术使用相似的工具

年,伯克哈特开始了他的手术实验,他先后对六名病人做了手术。经过他自己的说法,在手术后两名病人无改变、两名病人安静了一些,一名病人术后出现癫痫性抽搐几天后死亡,只有一名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经过这个手术的人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包括运动无力、癫痫、感觉性失语和言语失聪,但是他还是宣称手术成功率为50%。他将手术结果进行发表后,因为遭到了行业人员的反对,之后便没有在进行这类手术。

别克捷列夫,普斯瑟普

时间来到年,伯克哈特的手术遭到了俄罗斯精神科医生别克捷列夫和他的同事神经外科医生普斯瑟普的讽刺:“这种手术毫无依据而且很危险,我们无法想象他是怎么拿到医药学位的...”尽管两人讽刺伯克哈特,不过在讽刺之前的年普斯瑟谱也做过类似的手术:在患者大脑额叶和顶叶之间切皮层,可惜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普斯瑟谱在后来还极力说服人们精神障碍是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的,而且与一些相关研究人员来往密切。

聚焦脑额叶

红色区域为大脑额叶

渐渐地对人大脑做手术来治疗精神疾病占据了上风,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切除大脑的那个部分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又不影响人的智力?人们开始将焦点聚焦到了大脑的额叶。

早在年的时候,就有一名意大利精神科医生发表文章表示,大脑的额叶包含有人的智力的功能,如果移除了将会导致一个人的特征解体。然而这篇文章没有实验的指定证据,没有被人们重视。

一些人开始对脑额叶进行各种各样的手术研究或实验,甚至有手术直接切除整个大脑右前额叶。年一名精神病医生引用一名病人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结论,他认为脑额叶不是大脑智力的中心。

富尔顿

年,精神科专家们在伦敦举行了一场国际会议,重点研究讨论了脑额叶。在会议上,神经生理学研究专家富尔顿和他的朋友向人们展示他们的发现:两名大猩猩Becky和Lucy可能是因为实验表现糟糕没有得到奖励而开始发脾气比如在地上打滚、排便,在移除了他们的脑额叶后,他们的行为变得非常和平,仿佛进入了一个幸福的国度。经过会议后,人们越来越相信脑额叶不是大脑的智力中心。

参加伦敦会议的还有葡萄牙的神经科医生莫尼兹(EgasMoniz),他曾询问富尔顿对大猩猩的手术能否用到人身上,富尔顿事后表示他当时回复的是:“太可怕了”。

白切术

莫尼兹,

莫尼兹在会议三个月后开始了他在人身上的实验手术,发明出了脑叶白质切除术(年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不少人都认为是富尔顿的大猩猩实验启发了他,但他自己表示不是,因为之前就有这样的手术想法。

莫尼兹和诺贝尔奖

根据莫尼兹的理论,他认为大脑内的神经通道都或多或少有些固定了,导致患者出现了固执的想法而出现了精神问题,要治愈这些患者,就要破坏这些连接到脑额叶的固定的神经通道,移除这些大脑神经组织。他还相信在破坏了这些组织后,大脑自己会适应过来且正常运转。

年11月12日,莫尼兹开始了他第一个手术,由于他自己缺乏手术训练和痛风导致手部损伤,手术是由佩德罗·阿尔梅达·利马(PedroAlmeidaLima)进行。手术主要目的就是破坏连接大脑额叶和其他大脑中心的脑组织。

莫尼兹和他发明的脑白质切除术

利马先在患者的头部打一个洞,然后将乙醇注射到额叶的皮层下白质,以破坏神经连接组织。莫尼兹认为这个手术很成功,患者没有了压抑的情绪。接着他们又对七名病人进行了这样的手术。

从对第九名患者手术开始,他们改用了一种工具,使用一种长11厘米直径2厘米末端有一个可伸缩线环的工具进行手术替代乙醇,当工具旋转时,在额叶的白质会出现直径1厘米的破坏旋转圆圈破坏脑白质。

到了年2月份,莫尼兹他们就对20名病人使用了白切术,9名是抑郁症、6名是精神分裂症、2名是恐慌症、1名躁狂症、1名卡塔尼亚病、1名躁狂抑郁症。在手术后,这些病人分别出现了如体温升高、呕吐、膀胱失禁、腹泻、眼球震颤和眼皮下垂、运动障碍、迷失方向、不正常的饥饿感等并发症问题,不过莫尼兹表示这些并发问题都是暂时的。莫尼兹表示有7名病人病情显著好转,7名病人有好转迹象、6名病人没有改变,所有病人都没有死亡,病情也没有恶化。

莫尼兹,

尽管有一些医学家强烈谴责,但因为20名病人中有14名手术成功,他的手术开始被一些临床医生采用。而其中一位美国精神病医生还将其“发扬光大”,他就是沃尔特·弗里曼(WalterFreeman)。

最出名的失败案例

弗里曼和沃茨,.5.24

弗里曼在年被委任为美国政府疯人院实验研究主任,至此开始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在年他也参加了伦敦会议,并与莫尼兹挨得很近。莫尼兹进行白切术后,两人也有初步交流。在年9月14日,弗里曼和他的好友兼同事詹姆斯·沃茨(JamesW.Watts,神经外科医生)做了美国的第一个脑叶白质切除术。年开始他们还对莫尼兹的白切术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向世人宣传他们的手术。

肯尼迪的姐姐罗斯玛丽

在年11月,弗里曼和沃茨对后来在年当选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年被刺客枪杀)的姐姐罗斯玛丽(RosemaryKennedy)做了白切术。罗斯玛丽因为精神出现问题,非常容易暴怒,他的父亲将听说了这个白切术后将其送来治疗,希望能得到好转。

右一:罗斯玛丽

但手术后的结果非常糟糕,罗斯玛丽四肢基本瘫痪、不能清晰的说话、大小便失禁。因为手术失败肯尼迪的父亲将罗斯玛丽隔离到了一个机构(年其父亲去世后与家人团聚),并对人们隐瞒这项手术,而肯尼迪在当选总统后也隐瞒表示姐姐有精神问题,表示她是中风所以不能说话,直到年这项手术内幕才公之于众。

右四:罗斯玛丽

尽管有不少人和肯尼迪姐姐一样遭遇失败手术,但是由于手术失败的隐瞒、产生的并发症溯源困难,以及当时媒体杂志如纽约时报、生活杂志、时代周刊等对白切术的“爱”,加上二战的爆发,出现抑郁症等精神问题的人与日俱增,包括精神病院的各种相关机构人满为患,白切术治疗在当时依然异常红火。

莫尼兹的白切术看起来已经很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手术即将应运而生。

真·冰锥插入之术

如果说莫尼兹的白切术还稍微细致科学的话,那么弗里曼改进的冰锥术才是真真的简单粗暴。

由于莫里兹的方式需要经过训练的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室进行操作,并需要在头皮打一个洞。弗里曼认为在精神病院没有手术室、外科医生、麻醉剂、经济预算,希望能简化这个程序。

在之前的年,意大利瓦雷泽的一名精神病院主任阿玛罗·菲安伯蒂(AmarroFiamberti)从莫尼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治疗方式,从人眼窝的上边插入,刺穿眼眶骨薄层,然后注射乙醇或者福尔马林到额叶的白质,以达到杀死连接额叶的神经组织的目的。

在听说了阿玛罗的眼眶注射治疗方式后,弗里曼开始构想实践自己的医疗方法。

弗里曼使用的冰锥术细长工具

年的一天,弗里曼从家中拿出一个冰锥,开始在葡萄柚以及尸体上做实验测试。在不断练习后,弗里曼研究出了一套方法:拨开患者的眼皮,将一个细长的工具(外形像冰锥的锥子)从眼眶插入,在用槌敲打锥子,经过不同的角度调整深入后到达连接额叶的位置,旋转破坏大脑额叶到丘脑间的白质组织。

正在进行冰锥术的弗里曼

感觉到时机成熟,弗里曼在年开始了他的冰锥术,由于精神病院缺乏手术设施,连麻醉剂都没有,他直接使用电击将患者击晕。因为这个方法在任何一个简陋的地方都能进行,连口罩手套都不带,方式粗鲁,搭档沃茨被弗里曼恶心到了,没过多久便与其分道扬镳。

尽管如此,弗里曼仍然坚信他发明的方式有革新意义,并四处宣扬他发明的手术简单方便、价格低廉,为此他做这种手术只收取25美元,甚至直接在宣传过程中的巴士车上进行手术。由于他的宣传,这种方式被不少医生采纳,做这个手术的人也与日俱增。据说高峰期弗里曼本人一天就对25个人使用了冰锥术。

冰锥术在当时可以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但也因此而逐渐走向消亡。

手术的终结

冰锥术前后对比

在年2月,弗里曼使用了最后一次冰锥术(因为后来遭到禁止),最后一位病人没过多久死亡了。

经过弗里曼手术的人大概有15%死亡,其中有一个病人甚至是因为弗里曼手术进行中突然停下拍照而直接导致死亡。活下来的病人在伴随并发症的同时,不少人仿佛失去灵魂一般,成为了行尸走肉,再也没有了炯炯有神的目光。

在脑叶白质切除术流行期间,进行了手术的人在美国约有4万、英国1.7万、瑞典4.5千、丹麦4.5千、挪威2千,在日本甚至有孩子调皮就送去手术的案例。

据估计几十年间弗里曼个人做手术就有至例,而其中通过冰锥术治疗的病人就达到了约例,甚至有19名未成年(一名只有4岁)。

在越来越多的手术失败案例,以及一直以来不少学者强烈的谴责批评,苏联在年率先禁止了这种手术,根据苏联医生的说法:这种手术侵犯人权,而且还会把疯人变成白痴。到了19世纪70年代,大多数国家都禁止了这种手术,美国的一些州也禁止了。在年,美国还成立了一个机构调查和指控那些伤害弱势群体和抑制个人权利的神经手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yy/144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