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病(InheritedMetabolicDisorders,IMD)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酶、受体或载体等活性降低,代谢途径中的前体物质增多,在体内蓄积,引起代谢紊乱;同时代谢途径中的产物减少,也会引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遗传代谢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糖、激素、胆固醇及微量元素等先天性的代谢缺陷。大部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部分属于伴性染色体遗传。遗传代谢病病种繁多,目前已发现近余,单病发病率低,但总体发病率可达活产婴儿的1/。

一、遗传代谢病的分类

1、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Citrin蛋白缺乏症、枫糖尿病、酪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精氨酸血症、高甲硫氨酸血症及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等。

2、尿素循环障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瓜氨酸血症、精氨酸琥珀酸血症、精氨酸血症等。

3.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症、戊二酸血症-I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戊烯二酰辅酶A水解酶缺乏症、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酮硫解酶缺乏症及丙二酸血症等。

4.脂肪酸b氧化代谢病: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缺乏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I缺乏症、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症、短链、中链、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及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等。

5.糖代谢病:糖原累积病、G6PD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等。

6.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脂血症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7.溶酶体贮积症:粘多糖病、戈谢病、尼曼皮克病及各种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8.激素代谢障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肝豆状核变性等。

9.微量元素代谢障碍: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低磷性佝偻病。

二、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遗传代谢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期发病者多表现为喂养困难,食奶少,体重不增,少动,嗜睡,呕吐,黄疸延迟消退,脱水,皮肤大片状皮疹,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等。婴儿及儿童期可表现为各个系统的异常,大部分遗传代谢病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发育,多表现为发育落后(智力、运动、语言),抽搐,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精神、心理症状,大头或小头畸形。部分疾病影响到其他系统,如影响到消化系统,表现为喂养困难,进食少,反复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影响到心脏,表现为扩张性或分后行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影响到皮肤,表现为大片状皮疹。另外,部分疾病可延迟到成人期发病,表现为肌力减退、肝脾肿大、精神及心理异常等。

三、遗传代谢病常见的异常辅助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测异常:难治性酸中毒,反复低血糖,贫血,肝功能异常,氨血症,血乳酸增高,肌酸激酶显著增高,长期尿酮体阳性,血脂增高,B超检查:肝、脾肿大,心肌肥大。

2.特殊实验室检测:串联质谱检测血氨基酸、血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可检测出特异性的氨基酸或酰基肉碱异常;尿有机酸检测,可检测出特异性的有机酸异常。

3.基因突变检测:通过检测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突变,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4.酶活性检测:用于部分疾病的确诊。

5.B超或彩超:可发现肝、脾、肾及心脏结构异常。

6.头颅核磁共振:可显示脑发育不良、脑白质变性及脑室扩大等改变。

四、遗传代谢病的危害

遗传代谢病造成的危害极大,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在新生儿期发病者,死亡率更高。存活者常留有较严重的后遗症,尤其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者,常导致智力、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癫痫,失明,失聪。部分患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肌无力、及肝、肾功能损害,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同时造成一定的社会负担。

五、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表现,较难诊断。近几年随着串联质谱、气相质谱的应用及基因检测的普遍开展,使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技术有了突破,诊断的病种及患者越来越多。一种遗传代谢病的确诊主要依据为:(1)临床表现;(2)常规的实验室检测;(3)特是检测,包括血串联质谱检测、尿气相质谱检测、酶活性检测;(4)基因突变检测;(5)排除其他疾病;(6)治疗性诊断。

六、遗传代谢病的治疗

遗传代谢病的治疗因疾病而异,总的原则是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病因治疗的原理是促进阻断途径中前体物质的代谢,减少前体物质的产生或补充产物,以便达到代谢的平衡,主要方法包括:

1.增强酶的活性:维生素B12治疗甲基丙二酸,四氢生物蝶呤治疗高苯丙氨酸血症;维生素B1治疗枫糖尿病;维生素B6治疗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减少前体物质的产生:特殊营养粉治疗氨基酸及有机酸代谢病,如不含苯丙氨酸的营养粉治疗苯丙酮尿症;不含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及蛋氨酸的营养粉治疗甲基丙二酸血症或丙酸血症等;锌及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等。

3.补充产物:左旋肉碱治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蛋氨酸治疗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巴胺及5-羟色胺治疗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等。

4.酶替代治疗:如戈谢氏病、糖原累积病II型及粘多糖病II、IV及VI型已有相应的酶替代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多一些并发症或后遗症进行治疗,包括康复治疗、维生素类药物、左旋肉碱等。

七、遗传代谢性病的预防

由于遗传代谢病的危害性较大,预防遗传代谢性病至关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广泛开展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尤其是串联质谱筛查,一滴血片可筛查40余种遗传代谢病。

2.对于临床上遗传代谢病疑似患者,尽快进行特异性检测,如串联质谱及气相质谱或基因检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避免残疾的发生或减轻残疾的程度。

3.对已经确诊的家庭,做好遗传咨询,若孩子母亲再次妊娠可进行产前诊断。

4.对于一些相对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可在人群中进行携带者基因筛查,以便进行遗传咨询。

上海交通大医院韩连书教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yy/9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