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医院付强 付强医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可减少支架血栓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该治疗尤为重要。合并出血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DAPT的常见并发症,且多为消化道出血;而脑出血则相对少见,其发生率仅为0.2%~0.4%,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病例简介 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4岁。主因“持续胸痛1小时”于年4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小时,无明确诱因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中下段,性质为钝痛,范围约手掌大小,伴有胸闷、心悸、大汗。医院静脉输注硝酸异山梨酯(剂量不详),但胸痛症状仍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急诊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mmHg,平素服用“降压0号”治疗。否认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慢性肾病史。 个人史:吸烟40年,10支/日,未戒烟,不饮酒。 家族史:父母及兄弟姐妹均患高血压。否认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入院查体:身高cm,体重75Kg,体质指数(BMI)26.6,血压/72mmHg,心率66次/分。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音,心界不大,心率6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30ng/ml,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B型脑钠肽pg/ml,肌酐96.9μmol/L。血常规:白细胞9.81×/L,红细胞4.36×/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 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导联ST段抬高0.2~0.5mv。 超声心动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后壁基底段运动明显减弱,左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减弱,二尖瓣少量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射血分数56%。 CRUSADE出血评分:20分。 临床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界不大,窦性心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 急性心梗的诊断及治疗 结合患者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下壁右室导联ST段抬高、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证据明确。 发病1小时,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征。遂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右冠脉近段%闭塞,左前降支可见2处80%局限性狭窄,余冠脉未见狭窄阻塞病变。 结合心电图改变情况,考虑右冠脉为此次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右冠脉后,置入药物涂层支架1枚。 PCI术后,患者胸痛缓解,继续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盐酸替罗非班8ml/h,共ml;低分子肝素IU/Q12h,皮下注射7天;氯吡格雷75mg/qd,阿司匹林mg/qd,阿托伐他汀20mg/qn,替米沙坦80mg/qd,美托洛尔25mg/bid口服。患者未再出现心前区不适,病情好转,住院9天后出院。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3×/L,红细胞4.27×/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1.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2.6U/L,肌酐94μmol/L。 PCI术后合并脑出血 PCI术后6个月(年11月3日),患者因“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查体结果:BP/90mmHg;嗜睡,简单言语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双侧深浅感觉,右上肢轮替试验及右侧跟膝胫试验稍差,左侧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右上肢及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NIHSS评分为2分。 辅助检:头部CT及CT血管造影(CTA)显示左侧丘脑出血,破入左侧侧脑室,脑内多发腔隙脑梗死,脑白质变性,头颈部动脉硬化(图1、图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肿瘤系列标志物、自身抗体及CYP2C19基因检测正常;颈部血管超声显示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颅内血管未见异常。 诊断:①脑出血(左侧丘脑),右侧中枢性面瘫;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层;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脑出血的处理及转归 脑出血后处理:停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给予缬沙坦降压(80mg/d);给予美托洛尔控制心率(50mg/d);给予氟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80mg/d);给予醒脑静、甘露醇、奥拉西坦等对症治疗。 脑出血转归:积极治疗10天之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但仍遗留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下肢肌力仍稍差。复查头部CT(年11月14日),显示左侧丘脑出血部分吸收、变小。脑出血3周后复查脑CT(年11月26日),左侧丘脑出血基本完全吸收(图3)。 DAPT停用与续用的决策 毋庸置疑,发生脑出血等致命性出血并发症后需要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但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接受DAPT的患者,合并脑出血面临的难题有二:①何时恢复抗血小板治疗?②如何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脑出血后何时再开始抗血小板治疗,目前尚无有效证据,仍存在争议。根据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指南,如果推荐的DAPT已经完成,即裸金属支架(BMS)置入>1个月或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1年,可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Ⅰ,A);如果DAPT被早期中断,即BMS置入<1个月或DES置入<1年,但出血导致的死亡风险超过DAPT的获益,应早期中止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拮抗剂治疗(Ⅱa,C)。 本例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6个月发生非致命性脑出血。入院后CRUSADE出血评分为20分,属出血低风险,住院期间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为4.9%。PCI术后NCDR出血风险积分为50分,PCI术后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为4.2%,也为低风险。此外,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DES置入后,如早期中断DAPT(小于6个月),将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应尽快恢复抗血小板治疗。 经心内科与神经科专家商讨,共同评估风险-获益,权衡支架血栓症的风险高于加重脑出血风险,于脑出血1个月后,再次开始氯吡格雷治疗(75mg/d)。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hl/12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