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29140.html?ivk_sa=1024320u 去年的3月6号,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特意发一篇《女人不得这种病》以示对半边天的祝福。时隔1年半,病房再次诊断一例ALD患者,不仅颠覆了先前我对该病的认知,也让我对疾病更加有敬畏之心,真真一切皆有可能! 患者女性,29岁,因“行走不稳2年,加重伴右上肢不自主抖动2月”住院。 现病史:患者2年前(顺产后半年)开始逐渐出现行走不稳,有时跌倒,以向前跌倒为主,上楼梯时明显,无头痛头晕及复视,无肢体麻木,无踏棉花感,未行特殊诊疗。近2个月走路不稳明显加重,有踏棉花感,以夜间明显,并有行走缓慢,感觉费力,短暂休息后可稍缓解,伴有右上肢不自主抖动,活动时抖动明显,静止时无抖动,饮水急时有呛咳,无明显吞咽困难,自诉发病以来记忆力明显下降,以近期记忆力为主,情绪易怒、易生气,无言语不能及肢体瘫痪,为明确诊断入院。发病以来,睡眠欠佳,长期便秘,小便正常,皮肤颜色无改变,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平时月经正常,否认脑卒中、脑炎、脑外伤,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无毒物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家族中无类似发病者。 查体:血压97/67mmHg,心率77次/分,心肺腹未见异常。神清,构音障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可,计算力粗测正常,近记忆力粗测下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未见眼震。双侧面部针刺觉正常,双侧咀嚼对称有力。双侧额纹、面纹对称,闭目及示齿有力。双耳粗测听力可,Weber征居中,Rinne试验双侧气导>骨导。双侧软腭上抬有力,双侧咽反射存在。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未见舌肌纤颤。四肢肌容积正常,四肢肌力V级,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下肢针刺觉减退,双侧指鼻试验欠稳准,以右侧明显,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右侧明显,闭目难立征阳性,右上肢可见意向性震颤,双下肢未见静止性、姿势性震颤。右下肢音叉振动觉减退。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掌颏反射阳性,Hoffmann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外院MRI:小脑右半球区可见斑状T1略低T2略高信号,FLAIR高信号。双基底节区及双放射冠区、双额颞顶叶区可见多个斑点状T1低T2高信号。 该患者青年女性,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深感觉障碍及双侧锥体束征,因此行头核磁检查是必须的!即使外院已查,因序列不全,也应复查。杜神医语录:一分信息看一分病嘛!何况,对于神经科疾病而言,前后对比影像学改变也许价值更大。 我院复查核磁结果:双侧桥臂、双侧内囊、双侧脑室额角枕角旁、胼胝体、右额颞顶皮层下多发斑点状、斑块状长T2长T1信号,边缘欠清,FLAIR高信号,SWI未见明显异常低信号,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ADC值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病灶无明显强化。幕上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居中,脑沟和脑裂增宽加深。 看到这样的核磁表现,也许你会想到很多病!获得性?遗传性?血管性?非血管性?多发性硬化?脑小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白质消融性脑病?戊二酸尿症?脆性X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女性患者嘛,X性连锁疾病不太可能! 为了除外继发性原因,完善相应检查,结果如下: 三大常规,生化,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均正常;血沉、CRP、甲状腺功能、性腺及垂体激素均正常,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及副肿瘤神经元抗原谱抗体IgG:阴性;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腰穿:压力70mmH2O,脑脊液白细胞数10/ul,脑脊液糖3.35mmol/L,蛋白25.21mg/dL,氯化物mmol/L;脑脊液IgG寡克隆区带:阳性(+),鞘内IgG合成率26.14↑;(血清+脑脊液)抗MBP抗体、抗MOG抗体、抗AQP4抗体:阴性。诱发电位结果如下: 上述检查结果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诊断,建议行全外显子二代基因测序,结果令人出乎意料:该患者血样本在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ABCD1存在一处杂合突变,家系验证结果显示此杂合突变来自于其母。 说实在的,该女性杂合子竟有如此严重的影像学改变,的确颠覆了我先前对该病的认知!一般来说,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作为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多累及男性。女性杂合子作为携带者一般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表现轻微。复习文献,X-ALD女性患者主要出现下肢痉挛,步态异常,尿频等症状,即以脊髓神经病症状体征为主,但起病年龄较晚,症状相对较轻,而以脑病表现为主且影像学表现如此严重的报道实在太少。 该女性患者是否真的为X-ALD?谨慎起见,先查查肾上腺皮质功能,结果皮质醇水平:8am为ng/ml,4pm为22.8ng/ml,0am为10ng/ml,均低于正常;再行极长链脂肪酸检测,结果如下: 最后还是不死心,建议行一代测序验证患者之子。理论上,X连锁隐性遗传病,母亲携带突变基因,其子应有50%的患病机会。然而,验证的结果很令人遗憾,其子也携带致病基因! 儿子目前虽然一切尚正常,但发病应该是早晚的事。作为医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嘱患者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同时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日常生活换用Lorenzo油。 对于该病,其实最大的困惑还是X-ALD女性杂合子的发病机制问题。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模式发生了“偏斜”有关,如果以携带正常等位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为主,那么致病的X连锁隐性基因变异表达会占优势,在体内不断合成异常的蛋白质,最终导致疾病发生。但一些学者不认同这种说法,对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女性携带者的对比分析研究提示,临床症状与X染色体失活模式是否发生“偏斜”并无直接相关性。最终,我们的检测结果为:随机失活,似乎也支持这种观点。 看来,未知的问题很多!学而无涯就是要学到没牙……,哈哈 王新高喜欢就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