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丁源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摘要梗死性心源性休克(CS)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达40-50%。在难治性CS中,包括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在内的主动机械循环支持装置正在迅速发展。然而,VA-ECMO治疗梗死相关CS的支持证据很少。本综述旨在对VA-ECMO治疗的基础、现有证据、正在进行的试验、患者选择和潜在的并发症进行综述。(摘要从此处开始,编辑错误,以上非本文)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TBI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80%-90%),其特征包括意识丧失(LOC)<30min,创伤后失忆(PTA)<24h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鉴于mTBI在神经影像学上无明显变化,想要准确诊断这一疾病并非易事,而这又恰恰万分重要,因为mTBI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脑震荡后综合征(PCS)、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损伤。学界已试图通过多种方法提高mTBI的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的准确性。本综述聚焦于各类生物标志物在诊断mTBI中的重要作用,内容共包括5个版块:1)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蛋白标志物;2)基因生物标志物;3)影像生物标志物;4)神经生理标志物;以及5)mTBI相关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遗传学、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理学、蛋白质组学 TBI是一种由交通事故、神经损伤、运动冲撞等所造成的外界暴力所导致的急性脑部损伤。全球范围内每年TBI新发病例数可达69,,。年,全美境内报道了约2,,例TBI,其中,是儿童患者。TBI可依照临床表现以及GCS评分被分为三类:轻型、中型以及重型,其中,轻型患者最为常见,并且在文献中常被描述为“脑震荡”。mTBI被定义为影响正常功能和脑部生理,并伴有1)LOC<30min,2=PTA<24h以及3=13≤GCS≤15的脑部创伤。mTBI患者占所有TBI患者中的80-90%,这即意味着全人群中有近10-25%的人要遭受mTBI,具体的计算数值随着不同研究变化而变化。mTBI的症状可包括头痛、颈痛、恶心、头晕、呕吐以及失忆;这些症状可能与脑损伤有关并需要进一步检查。大多数mTBI患者CT平扫上无可见的损伤,症状最多持续3个月;少部分患者CT上可见损伤并且合并了其他健康问题;5-10%的mTBI患者会进展为PCS,并且将表现出生理、认知以及行为上的症状,这些症状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伴随一生。在更为严重的mTBI患者大脑中可检出诸如炎症、细胞损伤以及细胞应激等变化,这些改变可能导致进一步脑损伤。影像学研究显示PCS可在白质与灰质中造成可见损伤以及代谢改变。儿童与青少年患有mTBI后更可能进展为PCS。不同研究间的mTBI诊断标准可能略有不同,但主要都基于以下各类检查:GCS评分、LOC、PTA、如CT、MRI、SPECT、PET的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能提供非常有用的分析。考虑到mTBI不仅是PCS、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其与诸如慢性损伤性脑病、痴呆、帕金森病以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关系尚不明朗,准确地诊断mTBI已成为健康社区的主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hl/137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