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失智 变得傻傻呆呆判若两人 把身边的亲人朋友忘个精光 这种常出现在影视剧、小说里的情形 最近真实地发生在闽侯的余依伯身上 医生指出,这是血管性痴呆在作怪。血管性痴呆可防可治、老人发病率高,但患者及家人在患者存在发病高危因素时,普遍不重视预防,在患者发病后往往又消极悲观,以为病情不可逆。 余依伯今年69岁 嗜好吸烟、喝酒 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已10多年 但从来不重视 不规律服用降压降糖药 一个月前 原本一切“正常”的余依伯 一觉醒来突然变得又傻又呆、反应迟钝 就像换了个人 总是丢三落四 不记得上顿饭吃了什么 也叫不出家人名字 甚至不懂上厕所 家人与他相处多日,发现情况没有自行改善,带医院记忆障碍门诊就诊。 林细康主任医生检查后发现,余依伯右侧肢体活动困难,记忆力、计算能力、判断力和理解力都明显下降。体检数据显示,他的血压、血糖、血脂值都大大超标,颅脑核磁共振提示多发缺血梗死灶、脑白质变性。林医生继而诊断,余依伯患了血管性痴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林细康介绍—— 血管性痴呆是由反复发生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多见于反复“小中风”的患者。一旦患者脑部积累了足够多的微小梗死灶或数个大面积梗死灶时,就可能表现出明显的血管性痴呆。 这类病人早期有头昏、头痛、失眠、易疲劳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突然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特别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忘性大、计算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极不稳定,容易激动和伤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等。 血管性痴呆 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够有效防治的痴呆 但公众普遍不知晓 林细康给余依伯进行了 降血压、降血糖 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促认知的药物治疗 同时配合针灸和康复治疗 数日后 余依伯的病情已有全面改善 林细康提醒—— 积极预防及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是老年人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内容包括长期控制“三高”、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控制肥胖等。当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不能完成熟悉的事、情绪或行为异常等症状时,应该高度重视、尽快就诊、注意通过文娱爱好进行智力训练。 “简单画个钟,能初步测出是不是有痴呆。” 林细康介绍 “画钟”看似简单 其实涉及考察认知领域的许多能力 测试时 受试者应在10分钟内 徒手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形的钟表表盘 并标出测试人提出的指定时间 一般选择能同时涉及左右两侧视野的时间点 例如9时15分、11时10分等 痴呆患者一般难以完成 福州晚报记者朱丹华通讯员陈宇娟 新媒体编辑徐强 监制管慧杨韬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州鼓楼、台江、仓山年小学、初中招生办法发布,向福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