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舌的上面叫舌背,中医称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背又分为舌体和舌根二部分,舌体和舌根之间有一条人字界沟。伸舌时一般只能看到舌体,故中医诊舌的部位主要是舌体。舌体的前端称为舌尖;舌体的中部称为舌中;舌体的后部、人字形界沟之前,称为舌根;舌体两侧称为舌边。舌体的正中有一条不甚明显的纵行皱褶,称为舌正中沟。当舌上卷时,可看到舌底。舌底正中线上有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皱襞,叫舌系带。系带终点两侧各有一个小圆形突起,叫舌下肉阜,皆有腺管开口,中医称其左侧的为金津,右侧的为玉液,是胃津、肾液上朝的孔道。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色、舌的形质、动态以及舌下络脉四个部分。一、舌色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一)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病中见之多属病轻。淡红舌主要反映心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故《舌苔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舌鉴辨正·红舌总论》亦说:“全舌淡红,不浅不深者,平人也。”外感病轻浅阶段,尚未伤及气血和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现淡红;内伤杂病中,若舌色淡红明润,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病情尚轻,或为疾病转愈之佳兆。 (二)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舌色白,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不载血以上充舌质,致舌色浅淡。故《舌鉴辨正》认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若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湿内停。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则显枯白无华。(三)红舌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主实热、阴虚。由于血得热则循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或因阴液亏乏,虚火上炎,故舌色鲜红。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多属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体不小,色鲜红,多属实热证。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舌胎统志》说:“舌本之正红者,为脏腑已受温热之气而致也。”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为虚热[阴虚]证。《辨舌指南》说:“舌色鲜红,无苔点,舌底无津,舌面无液者,阴虚火炎也。”(四)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绛舌多由红舌进一步发展而成。其形成的原因是热入营血,气血沸涌,耗伤营阴,血液脓缩而淤滞,虚火上炎,舌体脉络充盈,故舌呈绛色。舌绛有苔,多属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绛色愈深,热邪愈甚。《辨舌指南》说:“绛,深红色也。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辨舌指南》说:“若舌绛而光亮者,胃阴涸也。”“舌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五)紫舌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红舌;舌绛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绛舌;舌体局部出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等,不高于舌面者,为斑点舌。主血行不畅。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绛舌发展而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舌有紫色斑点者,可能是瘀血阻滞于某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者,多因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流缓慢所致;亦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药物、食物中毒等。淡紫舌多由淡白舌转变而成,其舌淡紫而湿润。可由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紫红舌、紫绛舌多为红绛舌的进一步发展,其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所致。二、舌形舌形是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一)老、嫩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老舌 嫩舌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舌质老嫩是舌色和舌形的综合表现。舌质老和嫩是辨别疾病虚实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如《辨舌指南》所说:“凡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舌质浮胖娇嫩,不拘苔色灰、黑、黄、白,病多属虚。”实邪亢盛,充斥体内,而正气未衰,邪正交争,邪气壅滞于上,故舌质苍老。气血不足,舌体脉络不充,或阳气亏虚,运血无力,寒湿内生,以致舌嫩色淡白。(二)胖、瘦舌舌体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图3-4)。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胖舌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舌淡胖大者,多为脾肾阳虚,津液输布障碍,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的表现。舌红胖大者,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或平素嗜酒,湿热酒毒上泛所致。舌肿胀色红绛,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此外,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可因舌局部血络郁闭,呈现青紫肿胀者,多无全身辨证意义。瘦薄舌总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舌体,舌失濡养所致。舌体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见于阴虚火旺,津液耗伤。(三)点、刺舌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大者为星,称红星舌;小者为点,称红点舌。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合称点刺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 点刺舌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点刺是由蕈状乳头增生,数目增多,充血肿大而形成。舌生点刺,是邪热内蕴,营热郁结,舌络充斥所致。一般点刺愈多,邪热愈甚。观察点刺的颜色,可以判断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病情的轻重。如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多为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四)裂纹舌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沟裂中并无舌苔覆盖。舌上裂纹可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可见于全身,亦可见于舌前部或舌尖、舌边等处,裂纹可呈现“人”“〣”“爻”“∫”等形状,严重者可如脑回状、卵石状,或如刀割、剪碎一样。 裂纹舌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脾虚湿侵所致。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因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虚液损,使舌体失于濡润,舌面萎缩所致。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者,则多属脾虚湿侵。因血虚不能上荣于舌,或脾失健运,湿邪内侵,精微不能濡养舌体,皆可使舌体出现裂纹。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较浅的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觉者,称先天性舌裂,应与病理性裂纹加以鉴别。(五)齿痕舌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盛证。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亦有舌体不大而呈现齿痕者,是舌质较嫩的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者,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而舌边有齿痕者,多为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者,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32种舌症。。。。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ksmz.com/zzyhl/8552.html |